国人学日语,易给自己挖坑的地方
来源: | 作者:许老板赴日签证 | 发布时间: 2024-07-13 | 13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写下这个标题,突然觉得似乎有点过大,为了防止被喷,所以有必要提前补充说明:以下文字纯粹为个人有感而发。

我一直觉得,也说过好多次,中国人学日语,是有“种族天赋”的——因为日语里有那么多的汉字。

在东南亚学生还没搞清楚“土”和“士”到底该“上横长还是下横长”的时候,我们就已经能够举一反三把日本老师都唬到一愣愣的。

不过世间万物,绝没有百利而无一害的,随着来到小岛即将满一年的时候,我逐渐生出了一种新的念头:正是因为我们“天然”懂得那么多的汉字的意思,所以日常在面对汉字的时候,反而更容易让自己产生一种“不求甚解”的自我麻痹。


举例来说,比如我现在手边,转动眼珠就能够看到的几个日语汉字“抗菌、抑制、出納、溺愛”,保证是个中国人,不管会不会日语,都能秒懂理解这些词的意思…


所以我在意识里给到自己的第一反馈就是:“这句话我理解了,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吧……”

但事实上,意思确实懂了,但是这些词的发音完全不知道,并且还被直接跳过了…等到下次见到,大概率还是容易忽略掉这个词的发音,久而久之,大大影响到自己的听力和口语。

而如果真的纯纯的陌生单词,或许还有查一下字典的冲动。


另外还比如一些地名人名的专有名词,诸如:“中百舌鸟、东三国、高野山”等…都是几乎不可能一次就猜对发音的词语。


东南亚同学们因为完全不知道字面的意思,以及发音,所以为了日常生活和应用,都必须要反反复复强迫自己去说去背去记住。

但是我们在绝大部分时候,都会自然而然用中文的发音去快速匹配这些单词;在中国人彼此的交流之间,用中文的发音去讲这些单词…


“周末一起去高野山上的奥之院啊?”

“御堂筋线坐到底就是中百舌鸟。”

以上两句话,四个专有名词,关起门来,中国人大家都能懂,无障碍交流;时间久了,走出去,发现很可能自己才是日语“吊车尾”的那个。


这就是我想表达的,你们生活在这里,会有什么的困惑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