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/8(一)预定停车场
月極(つきぎめ)駐車場,翻译过来的意思是“包月停车场”,大街上很多,来来回回几乎每天都能看到,不过“月極”这个读法,确实是这次自己真的“需要”了,才去查的…
是的,打算买车了。
在日本买车的前置条件,是需要有一个专属的停车场,并且要距离住家2公里以内(如果是公司名义买,则需要距离公司注册地2公里以内)。
各地区情况各异,中央区我住的地方附近,大小停车场非常之多,但是能提供“包月”的,基本都是立体机械式车库。这种车库最大的问题,就是矮!
虽然不打算买阿尔法,但是基本上7人座包括suv,的高度都在1700及以上。而立体车库的限高普遍在1550cm。
能装大车的停车库不仅少,而且还贵,也终于勉强理解了之前听到过的“为了停车,卖栋一户建”的说法。
现场一家一家去跑比较累,后来我就直接在网上找,而在网上找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打电话确认,所以一点点心理建设。
这次也算是我第一次主动拨打了需要全程日语沟通的业务电话,并且顺利聊到了最后,解决了所有的问题……觉得自己棒棒的。
家里附近的包月停车场月租金都在25000-35000之间,不过在押金/礼金/手续费方面各有不同,还是值得多比较一下的。押金可以退,手续费和礼金不能退,所以最后我挑了一个押金高,但是0礼金0手续费的停车场。
3/10(二)二手市场
嗯,买好了,周六下午,4个小时,耗尽了所有的日语“库存”,加之手舞足蹈上蹿下跳,辅以翻译器…
能够那么快速地下决定的因素,主要有三个:
A、消费的冲动性;
B、源自于对日本二手车行业的基础信任,虽然去年某巨头爆出丑闻,依旧认为绝大多数,还是能够客观公正的;
C、几乎整个下午,俩小哥(大概是销售和技术)全程陪同,找车、试车、做方案、配保险、流程说明…当然也有各种推销…总体感受确实非常好。
首先看车,我用了“カーセンサー”这个app,为什么用它?因为它出现在我搜索“中古车”之后的非广告第一位。
根据所在地,搜索现地的车辆,很多店铺都是全国连锁的,也能实现车辆调配,但是时间会比较久,而且下单前无法看到实际车辆。
如果目标明确,根据条件找到自己想要的车后,直接打电话确认库存,预约好去现场看车的时间。当然你也可以没有目的地直接过去现场再挑选,也没问题。
我最后确定的门店是在寝屋川市的ネクステージ,来回路程要2个小时,但确实是一个巨大的二手车市场。
车库给到的限制是高度1580以下…所以其实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大,最初的确定的车型是ヤリス,高度1500,但是我犯了个错误,挑成了ヤリスクロス,结果现场一看好家伙,身高1590
只能现场换车,一顿操作,还真有一辆黑色的プリウス,身高1470。虽然是2020年的车,整体比较新,车况不错,前排我可以坐,后排脖子伸不直。
我觉得没啥问题,现场请示后,就确定拿下。
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今天我们签完合约,办好了所有前置手续后,暂时并不需要掏一分钱,一周内完成转账即可。对于我这种“抠门”的人来说,又能特别为他们加上一分~
最后再来说一下沟通问题,从我这次遇到的这两个日本销售来看,他们完全不会在意你外国人的身份,毕竟咱也是来花钱的,日语稍微磕磕巴巴地,对方也能努力来配合理解。另外,鞠躬小跑蹲式服务全程“微笑”包括最后的背影送行一样不会少。
不过要完成整个交易过程,还真的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,并不适合完全依赖于翻译器。如果实在不行,建议还是带个朋友过去帮忙翻译一下下,更好。
3/12(三)印章问题
作为外国人在日本,感觉个人姓名方面是比较混乱的,拿我而言,现在总共有五种能够被各类机构和单位同时认可的写法和读法。平时看情况随便用一种,包括区役所、邮局、银行等,倒也一直相安无事。
但是昨天下午去区役所办理“印章证明”的时候,首次碰到了问题。这次需要用到正式官方登录在案的“印章证明”的场合,是二手车交易市场,用于办理车辆登记之类的需要。
我之前在留卡上面仅仅是拼音字母,而唯一一枚在用印章则是中文汉字(淘宝刻的)。以前两者同时使用,从来没有障碍,但是区役所认证被拒,理由是两者不同——可不咋地!
解决方案有两种:
A、跑一趟入管局,给自己在留卡加上中文汉字,速度慢,且麻烦;
B、直接再刻一枚英文字母的印章,速度快,且省力。
所以我附近找了一间印章店,预订了一枚新的印章,选择了最最便宜的一枚1650元,预订的时间已经是下午4点了,被告知翌日一早9点即可来取。
于是,区役所的印章证明,今天一早重新去办理,早晨也很好,人不多,排队提交申请加拿到证明文件,一共不到15分钟。
所以,这件事情值得分享的目的是,大家出来之前,以备万一,可以多刻一枚英文印章(只要姓氏部分即可),不是日本刻不起,而是淘宝更有性价比……
3/24(四)停车场一波三折
自从决定买车后,停车场是我最先进行落实的,之后再去寻找二手车市场,因为我知道没有停车场,在日本是不能提车的。
但是没想到,就是最先以为能够落实的停车场,却整整把提车进度拖后了两个礼拜以上…
找停车场,我都是在网上找的,因为比较节约时间,最初使用的平台是p-king,从3/8的初次接触到3/19我正式提出キャンセル的12天里(未完成正式签约),反复不断地向我追加各种要求和条件,包括但不限于:提供购车协议/从最初的27500月租的场子调整到33000元的新地方(理由是原本的场子被人抢先一步,我信)/追加紧急联系人的在留卡照片/追加我的驾照照片/追加国内家族联系人等等。
这些条件属实正常,但关键是,它们全部是在我意向签约之后,一个一个陆续向我提出的,要我说,一次追加就浪费一天时间,不过分吧?
而让我最终崩溃的:原本1个月的保证金,需要增加至2个月!
我擦!
当机立断,换人。
3/19,重新选了一家park-dircet,提交申请,选到了一个月租25000的停车场。然后今天3/24,收到邮件说审核通过,完成正式签约,重要的是,在这6天里面,我没有收到一个来自于平台的补充电话或邮件,顺利就完成了停车场的取得。
而且还有一点有趣的地方是,park-dircet全程电子化签约,邮件沟通,不仅没有电话沟通,连官方主页上似乎都找不到一个电话号码。这个对于日语不擅长的人来说,可就真的是特别极度地友好了。
4/13(五)准备提车
终于,通知我,下周可以提车了!
即便抛开更换停车场公司被耽搁的2周时间,也正好前后又花了2周左右。忍不住念叨——日本人可真的是“从容”。
新的停车场签约后,收到了契约书和非常重要的一张纸,《保管場所使用承諾証明書》(出具该证明书需要额外向停车场支付一笔费用)。然后把原件交给二手车市场,由他们出面,安排警察进行实地测量确认后,方能批准购车交易。所以这个大概的过程,又被延后了1周多的时间。
既然现在确认可以提车了,所以上周五就把剩余购车款转了过去。
正经的购车渠道,直接搬现金支付是不被允许的。而对于转账,我一直心有戚戚——因为现在外国人的学生身份,加上只有邮储的卡。
果然,第一次ATM转账,直接被拒。
然后去到柜台,巴拉巴拉说了情况后,柜台倒是很迅速,并不会问我具体资金用途,只让签了一张单子,又在系统上操作一顿,就告诉我,可以转账了。
看来原本的担忧是多余了,后来想想,虽然200万的7位数金额好像恐怖如斯,但是相比国内,也就是约等于不到10万人民币,或许,真的也不至于对此而大动干戈吧~~~
4/20(六)试用停车库
今天终于提车了,前后历时大约5周。
整个流程当中,最大的卡点,就是在停车场环节。租不到停车场,基本上也就跟买车无缘了。
大阪中央区的停车场大多是立体车库,国内开车那么多年,经历过的立体车库的次数,两只手就能全部数完。
所以今天在提车之前,先去尝试操作了一把立体停车库,想着别车开回来了,还整不明白。
我最后确定的这个车库,是全自助的,控制钥匙早早地就寄给了我。入口在一个大楼的背后,正面看不到,得绕进去。
整个操作流程大家直接看照片吧,如果未来你租到的也是这般车库,那么可以参考一下。
开门停车
停完关门
4/22(七)费用清单
整理一下提车之前发生的所有支出项目和金额。
购车:1881258
网站上呈现出的打包交易价格,都是必选项,包括但不限于车价1748000、“交强险”、中介费、各种过户更新登记费用、基础车牌费用,以及各种税费等。
车牌本身的基础费用已经包含在上一部分当中了,不过如果你想要自己喜欢的号码,可以加14000选号费;如果想要换成彩色的车牌,好像是再加10000多。在这部分,我没有支出。
ETC更新:3300
原本车辆上有一台etc设备,因为要继续使用,所以操作变更到我的名下。
停车场租赁:69181
包括一个多月的月租金24948(后续每月支付)+2235,保管证明5500,初次手续费23100,初次更新费13398。
车辆税:36190
在日本只要拥有汽车,每年都会依据车辆价值的一定比例征收车辆税,车行告诉我,时间节点的关系,今年的征收费用按照11个月计算,明年开始就是完整的12个月,所以会高一点点,好像浮动是不大的。
车辆保险:10870(后续每月支付)
跟国内一样,日本也有“交强险”和“补充商业险”的概念,前者已经包含在了总体车价里,但是责任有限且简单(听过一遍,忘记了),所以基本上还是会购买“补充商业险”。
后来选择的这个产品,保费月缴,直接三年契约,没有发生事故的话,每年/每月保费递减,分别是:10870/9xxx/8xxx。
保障责任上面,如果发生事故,有全额的自车车损、自车乘坐人每人最高一个亿理赔金、对方车辆赔偿最高无限额、对方乘坐人赔偿最高无限额、车辆维修情况下可报销部分代用车的使用费等等…算是比较安心了。
版权所有 © 2023 上海闳煜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站设计制作 沪ICP备2023031351号-1
微信咨询:
visaJP-Q
LINE咨询:
raisu82
电话咨询:
139171985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