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式下决心通过经营管理签证奔赴小岛,是在大约一年前,之后拖拖拉拉到了年末才完成公司注册,上个月月底才正式递交签证申请。节奏上来说,或许算不得紧凑和迅速,但是之间诸多环节,我认为自己还是反复经过了掂量的。
写下这篇文章的,是我们今年协助的一位经营签客户,经授权,搬运至公众号。
正式下决心通过经营管理签证奔赴小岛,是在大约一年前,之后拖拖拉拉到了年末才完成公司注册,上个月月底才正式递交签证申请。节奏上来说,或许算不得紧凑和迅速,但是之间诸多环节,我认为自己还是反复经过了掂量的。
今天来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想法,决定走这条路之后的前置想法,互通有无,彼此互补——我从来不喜欢用“踩坑”、“避雷”之类带有高高在上过来人姿态的词语,经营管理签证方面,我们大家都是“小学生”,没到最后拿了身份,谁都不能断言自己真正“玩明白”了。

A、我没打算来日本赚大钱
虽然经营管理签证,是要在日本创业的,但是我最初的1-3年之间,并不打算抱定“挣钱”的念头。
的确,我是无比喜欢小岛的,但那毕竟是一个全新的社会、语言、文化、经济体系。一方面国内的经验,不可能轻易全盘照搬;另外,我觉得像我们这种语言不通的中年人,如果真的要“大展拳脚”,首先还是要让自己过了语言关,不见得说要考N1N2,但是日常交流一定要能够适应。否则总想着做自己国人的生意,或者凡事找个中间人,长久来看,总是难以为继的。
所以最初3年内,我的目标是1年起步,2年持平,3年尽力能够负担起我和家人在日的生活成本。
在日本这样成熟的市场体系里,短期内实现暴富,相比国内,应该是比较难的。但是如果只是让自己“生活”,或许就没那么卷了。
B、我没打算养这个身份
网上看了不少人的小岛故事,似乎有相当部分的人,想着靠“养”经营签,熬到5年10年后,拿身份。
抛去绝对实力躺平一族(想必是少数),我觉得不管怎么样,还是要做点事情的,大到正经运作公司,小到开个花店,我们总还是得要去做点什么的。
熬5年,熬10年,省吃俭用供着“它”,很容易,但是拿到身份以后呢?我们不是还要继续在小岛生活下去的么?经营签拿身份,是一个漫长的“序章”,之后,我认为才是精彩的“正文”部分。

C、我没打算盯着国人做生意
这句话目前来说有些大,毕竟自己连50音图都还没有背下来,但是确实是这样想的。
国内生意做了10多年,国人之间业务往来的劣根性,真的感受太深,太累。既然跳脱到一个新的地方,我愿意让自己努力从零开始,来适应一个“有点新的游戏”,有点删号重练的意思吧。具体做什么,倒是还没想好,哈哈……
D、我没打算走高度人才这条路
决定了办经营签,对接过的中介大都推荐给我“高度人才”的签证,多烧点钱,说是1年可以拿永住,怎么样怎么样的。我问这个能“确保”么?真的是一问一个不吱声。
看过那个打分表,不过没太细究,高度人才主要的抓分项,集中在营收方面,做高营收就意味着高税赋,高管理费用。且不论这流水做的合法与否,起码这是真金白银是实打实丢出去了。即便第一年做到了,也顺利拿了身份,第二年还做不做?不做一下子“吧唧”掉下十八层,难不难看?人家会不会找你麻烦?我并不知道。
所以,如果未来某一天,机缘巧合,我真的能够把营收做到无限接近于高度人才的标准的话,那么我可能会努力够一下。否则现在根本差着十万八千里,就决定要用钱来砸……
抱歉,姐还没到那个段位。而我最终选择的这家行政书士,就是相反始终劝着我不要轻易尝试任何“烧钱行为”的。